“建筑邦”微信公众号×

“建筑邦”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建筑邦-作品详情页

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

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是AUBE欧博设计在中国完成的第一个作品。回望20年前,当年的华侨城是深圳的一块“飞地”,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。经历20年时间后,人们在这里下棋、闲聊、喝茶、赏花、钓鱼、跑步、练太极、跳广场舞、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活动,亲近自然。人们平等地享有这片资源,并与公共空间建立起真实的情感联系,从而感受到自由与尊严。在拉斯维加斯式的后现代城市图景包围中,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展现出对城市空间公共性、真实性、人文价值和生态理念的思考。

(10张) 分享: 收藏:

微信分享×

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后分享链接!

(1/10)图集模式

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 尊重自然、社区、日常的公共广场

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是AUBE欧博设计在中国完成的第一个作品。回望20年前,当年的华侨城是深圳的一块“飞地”,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。经历20年时间后,人们在这里下棋、闲聊、喝茶、赏花、钓鱼、跑步、练太极、跳广场舞、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活动,亲近自然。人们平等地享有这片资源,并与公共空间建立起真实的情感联系,从而感受到自由与尊严。在拉斯维加斯式的后现代城市图景包围中,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展现出对城市空间公共性、真实性、人文价值和生态理念的思考。
华侨城的历史要回溯到1980年,当年深圳只是一个人口33万的边陲小镇。到1985年,因蛇口崛起而提出来的“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口号传遍大江南北。一片隆隆炮声下,两个新开发区之一的华侨城集团成立。
华侨城是在国务院侨办和国务院特区办的授意下成立,在原安置东南亚华裔难民的沙河农场上划出了4.8平方公里土地,至2000年前不属于深圳地方政府管辖,在土地使用权属、行政管理乃至规划建设审批等方面具备独立行使权。

在特区建设“遇山就平、遇坑就填、有路就拉直”的时代,华侨城借鉴荷兰和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理念,采纳了孟大强提出的“依山就势,保持地形地貌的原汁原味,让城市建设让步于自然环境”的规划方案。华侨城在深圳城市开发早期便提出保护自然的概念,尊重自然、尊重社区、尊重日常,在高密度下复合利用土地,这在当时的中国相当超前。
1998年的深圳,房地产迅猛发展,华侨城生态广场所在位置是华侨城片区最核心的一块空地,东面是暨南大学旅游学院,南面为湖滨花园和锦绣花园,北侧与燕晗山相邻。华侨城决定将这里规划作公共设施——一座完全开放、连接社区功能、服务社区和游客,同时提升文化品位的市民广场。AUBE欧博设计团队在生态广场的设计中反思了改革开放22年间的城市建设方式,详细科学地研究华侨城城市空间的问题、用地需求,获得了具有远见与智慧的业主的信任。
2000年,华侨城生态广场正式落成。设计融合了公共社区与景观公园,人文活动和自然山水,静谧从容与活跃开放。生态广场的车库是深圳第一座社区型、公共性、土地复合性、全连通地下生态车库。广场上设置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,溪流、池塘、瀑布、栈道,从静谧到活跃,移步换景,令人们感受到空间的生动趣味,也为一成不变的岭南四季增添了节令感。
2020年,广场建成20年后仍然充满生命力。它是居民与市民们喜爱的场所,当年种下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,每年凤凰花季,这里是深圳网红地标打卡地。生态广场也成为AUBE欧博设计后来众多设计作品的精神原型和坐标原点。
今天,串联了深圳罗湖、福田、南山各区的深南大道仍然是一条难以穿越的公共空间带,沿路的城市组团更加密集和雄伟。奇观式建筑从深圳出发,如今遍布华夏大地。今天深圳建筑师面临着比20年前更加复杂的局面,在时间的剖切之下,华侨城生态广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图景和断面,是来自20年前的反思与诘问,在今日显得更加生动鲜活。
项目地点:广东省深圳市
业主:深圳市华侨城集团
设计单位: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
设计范围:规划、建筑、景观
主要功能:城市公共性生态空间
用地面积:46 500 ㎡
总建筑面积:11 900 ㎡
景观面积:42 000 ㎡
设计/竣工年份:1998/2000
“建筑邦”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