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以独特的建筑语言诠释了创新产业区,布局规划以开放交流、绿色生态为目标,同时依托莞深融合的良好产业基础,致力打造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孵化平台。方案采用花园式办公的设计理念,将绿植在建筑内外延展,把绿色空间还给城市。
基地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科苑城片区,塘厦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几何中心,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。对标国际一流产业园区,旨在为东莞打造一个生态化、人文化、国际化的高品质生态园区,驱动区域产业升级,创造塘厦发展新高度。
规划设计沿蛟坪大道设置特色办公组团,打造园区主界面标识形象,西侧用地通过五个不同的多层办公组团形成各具围合感的办公空间,东侧分布五栋高层办公楼。通过四种不同功能的产品分布,形成了高低结合,产品丰富的开放空间。
沿蛟坪大道设计采用群岛的规划理念,设置六栋具有流动感的现代办公建筑,呈聚落组团式规划,创建独一无二的办公群城市形象。同时形成了礼仪性的入口公共广场,集中的建筑体量形成统一的公共界面。
园区内的办公空间和办公建筑也进行了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设计,将看似封闭的办公园区打造成为开敞的组合空间,使多层次间隙空间、小庭院紧密有机的交融在一起,环境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得到了巧妙的融合。
我们将智汇港的视线通廊向南延伸,提出一条从北到南以折线形式贯穿整个园区的“中央绿道”,形成视觉通廊。通过内向型、生态化的建筑语言,有机串联起园区的中心轴线,将园区打造成一座开放亲和的景观花园。
基于对用户潜在需求的深度挖掘,我们希望营造安静优雅,低调而不显张扬的园区氛围,开放共享的庭院设计,为人们提供漫步式的游园体验,分散错落的办公楼与庭院交相融合,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格局。整个设计贯彻花园式办公理念,将办公与生活相融合,即使在室内,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惬意。
入口处设置开放广场,大面积的开放性场地供人流集散活动,同时赋予视觉上的通达性,以营造强烈的场所感。组团办公中央设置下沉广场,多层次的场所营造出多个灰空间,植物组团搭配丰富场景体验,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社交机会,成为产研互动、生活体验的智慧办公社区。
相比传统办公楼,项目以拥有独立入户庭院,专属停车位,专享私家花园,半围合型中心景观为核心点,庭院里蔓延的绿色和触手可及的鲜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,它不再是城市里有着坚硬外壳的传统办公建筑,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会呼吸的场所。
沿城市主要界面设置六栋具有流动感与未来感的现代办公建筑,打造可读性、标识性城市界面,为了强调动感与科技的气息,立面材料以铝板、玻璃幕墙为主,通过不同肌理来增加各个“爱心桃子”的活跃感与丰富度,打造充满时尚与活力的开放式街区。
后面合院办公及高层办公呼应“campus”规划理念,以学院派为主,突出人文与学术气质,同时体现了尊贵典雅的气质和形象;项目整体将古典艺术与现代美学完美融合,形体遵循古典的立面分割形式,强调简洁与挺拔,细节突出现代办公的功能需求,整体性与功能性俱佳。
立面材料和颜色的渐变,营造出独栋办公立面流线型的横向图案。多样化的建筑细部处理,创造丰富的建筑形象,突出个性的体量感。
金地·智汇港项目是对于产业园区建筑一次成功的探索,未来的智慧园区,不仅需要强调硬核科技的支撑,也一定是注重体验、有温度的场所。我们带着崇尚自然的心,让设计展现“生态与未来”,让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,期许更美好的科创环境。
项目名称:东莞金地智汇港 项目规模:180,000㎡ 设计时间:2015—2019年 建成时间:2020年 项目类型:产业园 设计内容:规划/建筑/景观 一体化设计 设计单位:水石设计 业主单位:金地集团 建筑设计:商业公建设计部 设计指导:孙乐 设计团队:刘铁柱 李明 刘庆彬 陈仓 杨杰 王申 刘宪波 顾静 张宇 王尧 曲海文 邢新卓 景观设计:水石景观 照片摄影:高峰 编辑排版:水石品牌